帝国的民风极为开放朴素。
即使李治有如此这般神鬼莫测,预知天灾能力,又显得极为贪财惫懒,不学无术,但在长安城百姓的心中,在朝野大臣的心中,乃至在整个大唐子民的心中,他依旧整个唐帝国最为尊贵的皇子。
上至两仪殿内的朝臣,下至农田地里的百姓,从来没有人认为那位九皇子是招致天灾的隐患所在。
没有人愿意这么想,也没有人敢于这么想,因为存在这种无耻卑鄙的想法的家伙,一定会得到其他唐人的唾弃与厌恶,甚至遭到驱除宗族的严重惩戒。
长安城的百姓们永远记得那一天,贞观二年,六月庚寅,九皇子李治出世……
于是,天降大雨,久旱逢甘露。
他们心存感激,他们心生敬畏。
然而,就在今天,一切似乎起了变化。
“妖王李治,速速谢罪天下!”
“长安城内,瘟鬼横行,便是妖王作祟!”
“妖王李治!妖王李治!”
宗正寺的大门外,数十名衣着白袍的年轻书生在高声呐喊。
言语极为不敬,神色更是激愤。
他们是帝国的学子。
与国子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或是已经考上了国子监成为了其中一员,或是正在备考国子监的准考生。
近几日,长安城内的不少百姓突发怪病,忽冷忽热,口吐白沫,更有半数者,熬不过几个时辰,便气绝身亡。
最为可怕的是,那些尸体依旧只能任由其腐朽生疮,没有人去触碰,更谈不上收尸。
因为,碰上尸体的人,也会染上这样的怪病,生死难料。
短短几个时辰,‘瘟鬼横行,天灾将至’的消息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长安城。
一时之间,长安百姓人心惶惶。
又不知是何处来的风声,坊间竟有传言是九皇子李治触动天怒,招致天灾。
是以,便有了今日宗正寺外的这群情激愤的场景。
但说来也奇怪,来的都是些胸怀天下,知书达理的读书人,坊间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,却也一个也见不着。
一股诡异的阴谋气息如黑色密云般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。
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宫中。
“陛下!近日来,长安城瘟鬼横行!百姓多有死伤,已经有国子监的学生齐聚宗正寺……”
“妄言晋王殿下乃是惹怒天灾的罪魁祸首,简直其心可诛!究竟是何人胆敢利用天灾做文章,必要杀之而后快!”
“陛下!还是速速将晋王殿下放出宗正寺吧……”
两仪殿内。
几位帝国的重臣你一言我一语,已经炸开了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