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小平说:
沼气灯和电灯一样亮。沼气的灯具炉具,你们社队企业可以生产嘛!
沼气化可以带动社队各种工业的发展。
从吴绍清家出来,邓小平又参观了社员的沼气灯灶。
看到两家社员都是用铝锅煮饭时,邓小平风趣地:“你看,火也变了,锅也变了,干净了,卫生了,沼气把过去的土锅土灶等改掉了,真了不起啊!”
听到这些,大家都由衷地笑起来。
参观完社员家的沼气,邓小平站在路旁,环顾了一下农房的四周,办沼气使这里农村的环境卫生,得到了大大的改观。
只见农家院落里井井有条,干干净净,已出现新砌的花台、水池,花台里种有许多花草。
艳阳下,红苕花、太阳花、月季花……争奇斗艳,不时飘来阵阵浓郁的芳香。
邓小平的脸上,流露出喜悦的神情。
杨超向邓小平汇报,打算搞沼气压缩气体,用它来开汽车。
邓小平很赞赏这个设想,说:“你们可以出去学习学习嘛。”
范辑熙又接着汇报说,办沼气可以提高肥效,可以除菌灭病,可以消灭钩虫病、血吸虫病、钩端螺旋体病等。
邓小平对此很重视,他说:
血防工程搞了那么多年,不彻底,反复大,血吸虫病还是消灭不了。搞沼气能消灭血吸虫病,很好。
最后,邓小平一行沿着机耕道,来到围墙环抱的友谊沼气池参观。指示推广发展沼气
邓小平一行人走进友谊沼气池的院坝之后,便看见院坝北边墙上雕刻着:
联合国环境规划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沼气建设讲习班、实习班
几排红色的大字,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生辉,展示着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。
院坝四周几丛葱茏的翠竹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象征着中外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。
邓小平在这里,仔细地观看了碑文,参观了院里的四、五个沼气池。
参观完毕,邓小平高兴地和干部、社员们一起在“友谊沼气池”旁的坝子里,合影留念。
沼气的开发利用,使这个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家家都用沼气煮饭、照明,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数十元。
集体则用沼气做动力发电,磨面、打米、加工饲料。村里村外,房前屋后,干净整洁,有条有理。
然而,早在20世纪70年代,川西平原农村的燃料来源,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。
地处成都市郊外南的簇桥公社也是如此。田地里农作物的秸秆,填不够人畜煮食的灶膛,农民们年终的分红,买不起城里人供应的高价煤。
解决燃料来源的问题,迫在眉睫。
新中国建立后,人民政府千方百计解决成都平原农村的燃料问题。
在1973年以后,人民政府便开始在农村,普遍地进行沼气开发利用的教育、试制,大力推广沼气池及炉具、灯具。从而使得成都平原农村的沼气建设,逐渐地发展起来。
在1974年,簇桥公社就积极响应市里的号召,率先在全社范围内大力推广沼气。